投资人手记 :东南亚是茶饮连锁出海的最佳选择吗?

   2022-10-05 1040
核心提示:过去十年间,中国跑出了一批茶饮连锁品牌,其中有一些公司已经成为了超级头部品牌。比如,刚刚提交上市申请的蜜雪冰城,在2022年3月,其门店已经突破了2万家,更甚的是,其海外门店也已突破了1000家。它不仅在国内形成了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和品牌能力,在海外的连锁发展也呈现出一种增长的第二曲线。

过去十年间,中国跑出了一批茶饮连锁品牌,其中有一些公司已经成为了超级头部品牌。

比如,刚刚提交上市申请的蜜雪冰城,在2022年3月,其门店已经突破了2万家,更甚的是,其海外门店也已突破了1000家。它不仅在国内形成了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和品牌能力,在海外的连锁发展也呈现出一种增长的第二曲线。

大部分出海品牌都会选择文化和口味有一定基础的东南亚市场,并且把它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第一站。

我们把对东南亚市场的一些初步理解与大家分享。相信,随着我们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会逐步形成更深度的认知和思考。

1茶饮市场的产品演化和迭代

茶饮市场产品端也是不断迭代的一段历史。

东南亚很多茶饮模式和我们国内市场一样,大多起步于台湾品牌。所以,至今很多品牌创业者,早期都是台湾茶饮品牌的加盟代理商出身。

2015年前,东南亚的奶茶品类已经起来了。

比如,马来西亚和韩国看到当地奶茶品牌非常火爆。奶茶生意也可以全球化复制。当时皇茶在国内进行了产品升级,不再用奶精、茶精,而是用鲜奶、芝士,街边小店也在向购物中心升级。

咖啡的第一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速溶咖啡进入中国市场,代表品牌:雀巢、麦斯威尔等,国人咖啡饮用习惯开始培养。

第二阶段以线下咖啡馆逐渐兴起,普通消费者对苦味接受度低,摩卡、卡布奇诺、香草拿铁等重糖重奶风味受到喜爱。

第三阶段是精品手冲阶段,主打手冲冷萃等无糖无奶的黑咖啡受到欢迎,对咖啡豆品质的追求日渐提高,咖啡饮用频率大幅提升。

类比咖啡消费曲线,茶饮消费将从极致复杂逐步走向以茶为本。

茶饮的第一个阶段是粉末冲泡时代,早期以果味粉末、糖浆为主,路边摊形态占领市场,用热水直接勾兑,品质差、价格便宜。

第二阶段是以COCO都可和快乐柠檬品牌为代表的果味手摇时代。以高倍水果浓浆、国产奶精、风味糖浆等进口台湾原材料制作,糖和脂肪含量高、感觉不健康,消费者开始偶尔品尝。

第三阶段开始进入到鲜萃现制的现场体验感阶段,特别以高品质的茶叶鲜萃,配以鲜牛奶,形成清爽不腻的茶感,符合营养健康诉求,满足每天一杯的日常消费场景。也出现了喜茶和奈雪的茶等高体验特征的品牌。

回溯整个茶饮赛道的发展,我们发现产品迭代是有周期性特点的。

目前市场上比较多见的是珍珠奶茶、水果茶,水果茶可能增量很好但难以成为生活伴侣。

茶饮产品迭代可以参考咖啡的发展历史:从现磨咖啡、速溶咖啡、精品咖啡馆、咖啡里加上牛奶变成拿铁,拿铁的诞生让年轻群体对咖啡接受度变高。

消费者喜欢在奶茶中加入水果、小料来丰富口感,但也有新的趋势就是感觉加入太多复杂的水果和小料使得奶茶的形态过于复杂,于是又开始返璞归真。

从这个角度看茶饮赛道,还是一个有3-7年产品流行周期的特征。但从创新饮品吸引消费者复购的角度看,产品端的创新迭代是以季度为单位开发的,所以其实对品牌方来说,产品创新能力还是一个很高的壁垒。

2东南亚茶饮市场的历史和现状

据新加坡CNA报道,喜欢喝珍珠奶茶等“新茶饮”的东南亚人,每年在买奶茶上的花费高达36.6亿美元,其中新加坡消费最高,而该国在东南亚的6个主要市场中人口最少。

这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是Momentum Works公司和数字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Qlub公司,进行一项研究并得出的结果,其提供了珍珠奶茶背后商业潜力的分析和洞察。

此外,该研究报告指出,新加坡珍珠奶茶的平均价格是该地区其他国家的两倍。目前珍珠奶茶的连锁品牌中共有60多个活跃品牌。

其中该地区最大的市场是印度尼西亚,其珍珠奶茶行业的年收入约为16亿美元。

排名第二为泰国,其通过3.1万多家奶茶店和其他零售店赚到7.49亿美元的收入。

越南排名第三,其年收入达3.62亿美元;

而新加坡排名第四,其收入达3.42亿美元。

奶茶是继续领跑最受欢迎的饮料种类(占26.03%)。其次是茶(占26.03%),果汁和咖啡饮品(占比都在14.98%左右)。

东南亚全年平均气温接近30℃,几乎是茶饮制作的「黄金点」,人们一年四季都有冷饮需求,淡旺季并不分明。

在1992年珍珠奶茶被首次引入新加坡的时候,品牌Bubble Tea Garden店址在新加坡核心商业区南部的滨海广场。

这家店很受欢迎,大部分的顾客也都是学生,成群结队地光顾这家店。后来就形成了一股茶饮开店疯潮,并在2000年后逐步平静。

2007年和2009年,KOI和贡茶相继进入新加坡市场,奶茶店的门口再一次排起了蜿蜒绵长的队伍。这次浪潮是奶茶品质与口味的一次飞升,奶茶单价也从过去的3新元涨到了6新元(14元到28元)左右。

第三波茶饮消费浪潮由2018年开始,大量新茶饮品牌进入东南亚各国。芝士茶、水果茶和黑糖珍奶的出现丰富了奶茶的品类,人们对珍珠奶茶的兴趣呈现指数级增长。

根据2018年比较早期的数据,东南亚当地外卖软件GrabFood的数据显示,整个东南亚珍珠奶茶的订单量一直在极速增加,2018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00%。GrabFood上平均每人每月购买4杯珍珠奶茶。

泰国消费者比平均水平高出2倍,紧随其后的是菲律宾,平均每人每月喝5杯奶茶。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都是每月喝3杯奶茶。

在某种程度上,喝奶茶也已经成为亚洲身份的一部分,这或许可以解释东南亚成为国产新茶饮品牌出海热土的原因。

新加坡的餐饮和连锁业都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人力成本特别高,运营成本也居高不下。

各家餐饮连锁品牌都在抱怨招工难,这是连锁化经营的最大困难,外国劳工和本地新加坡人就业是有比例配比关系的,新加坡本地人一般不愿意从事连锁业。

总体上新加坡零售连锁业的竞争还不算很内卷,价格带和毛利水平都不错,但人力成本和运营难度高。

即便是马来西亚市场上,门店的人力成本比国内低1/4,租金成本比国内低1/3,但海外的运营和人力资源能力要求却远远高于国内。很多员工要求至少会汉语、英语、马来西亚语,员工的学历和整体素质要求很高。

初步测算新品牌的市场容量,感觉新加坡市场上好的新品牌大概能开30-60家。第一第二名目前开100多家门店已经是天花板了。

在马来西亚估计可以开到100-150家店。马来西亚的总量不太大,星巴克在当地也就是200多家店。印尼市场容量比较大,咖啡已经跑出了500-600家店的品牌。

加上在泰国、越南这几大市场估计总量大概就是1000-1500家店左右,再往上走存在不确定性。

另外,新加坡的商业地产租金也是非常贵的。沿着新加坡河而下,从克拉码头向鱼尾狮公园进发,途径Clarke Quay Center、Riverwalk、One Raffles Place等多个购物中心,河道旁每个停靠点、每片土地都是寸土寸金。

在新加坡到处可见一家叫LiHo的茶饮品牌,创始人是原来台湾贡茶品牌的代理商,他是非常有品牌战略和情怀的,一心想要创造一个独立的新加坡本地品牌,并在东南亚市场逐步做大。

他采用了新的材料批发商、新的制茶工艺、新的门店装修和菜单LOGO,都像在昂首挺胸地无声证明着自创品牌的必要性。

而LiHo也正是「你好」的闽南语发音——马来西亚的常住人口里,闽南人就有200万人。品牌形象非常简洁明快,产品价格也比较亲民,性价比很高。

3中国茶饮品牌出海的初步思考

2018年11月,喜茶和奈雪的茶将出海第一站相继设在了新加坡。而同年9月,蜜雪冰城的海外首店在越南河内落地。

而早些年就打入东南亚市场的日出茶太、黑鲸、益禾堂、KOI、天仁茗茶、春水堂、鹿角巷、世界茶饮、贡茶等品牌,已经证明了东南亚无疑是新茶饮出海踏上的第一块坚实的土地。

做海外市场,首先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必须全球可供应;其次生产必须标准化。

目前我们的机器化生产已经大幅度减少了人工干预。

出海的产品逻辑是必须进行调整,进一步本土化。

比如马来西亚的奶茶一般都重糖、重奶。

此外,本地团队也必须熟悉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

特别是清真类产品才能够打进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穆斯林人群,那个是非常大的市场容量。

品牌本质上是对价格带竞争的定位细化发展。

比如,国内茶饮价格带在20元以上的喜茶、奈雪是A类赛道,10-20元是B类赛道,10元以下蜜雪冰城是C类赛道。品牌的价格带比较优选做B类赛道的,既要做规模又要做品牌,才有机会做出品牌溢价和社交货币。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仍然是华人为主的市场,奶茶在这两个市场非常受欢迎。但这并不代表在东南亚其他国家,或者美洲市场也受欢迎。

茶饮品牌可以全球化,但是具体的经营必须本土化和本国化,对于想出海的中国品牌方来说,寻找优质的合资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

另外,现在海外奶茶的价格是比较高的,比如Happy Lemon,国内14-15元一杯,在海外要卖40多块钱。这是在供应稀缺、供应链不完善的情况下享受红利的不正常情况。

如果奶茶要像咖啡一样开遍全球,价格一定要降到15-20元人民币。星巴克(中国)的咖啡价格是全球最高,俄罗斯就是18-20元。饮料本身就应该回归到普罗大众都能买得起的程度。

东南亚社交媒体对于品牌打造产生了极大的驱动力。随着奶茶品牌越来越注重产品美学和市场营销,消费者们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奶茶打卡和拍照。

而进入东南亚市场的新茶饮品牌们也在产品细节上制定了策略。

出身云南主打原叶鲜奶茶的霸王茶姬设计了超高纸杯,下层为可撕的空心盲盒,消费者可以随机获得一件小礼物,如口罩、钢笔等等。它还请来李宗伟作为马来西亚地区代言人,作为品牌2.0升级的节点。

据媒体报道,在2021年双十一当天,霸王茶姬马来西亚所有门店共卖出3万杯奶茶,平均日营业额为2.5万元。

种种做法显然卓有成效,国潮文化也是一出奇招。对国风的专注使得它能够在东方文化逐渐融合的背景下,夺取在某个具体区域成为头部品牌的机会。

所有国产品牌出海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如何真正赢得海外市场。

在初期,茶饮品牌也许能够深挖海外华人群体,他们本身强大的购买力不容小觑,但将时间线拉长,它们多数被困于新移民人群狭小的地带,始终没有成为当地消费者认同的品牌。

至于加盟还是直营,这是各品牌需要反复选择和思考的战略。

加盟本质是借助民间资源和民间资本分摊风险,共同实现快速扩张。难题在于管理的深度和体系化,今天可以通过更多数字化工具解决一部分管理的问题。

东南亚的购物中心非常欢迎联营店,因为总部会统一进行管理、建立品牌势能。

一般来说,通过直营店和联营店可以把内部人才体系建立起来:督导体系、店长体系等,才能够去赋能后面的加盟店连锁化复制。

2021年6月22日,蜜雪冰城的海外品牌MIXUE在其越南Facebook账号上宣布,2021年第三季度将提供免加盟、设计和管理费的优惠力度吸引加盟商加盟。

同样是走加盟的路子,蜜雪冰城显然轻车熟路得多。轻盈的加盟费用和自有的原料供应链,是蜜雪冰城保持低价的杀手锏。

内地的加盟费仅需1万元,加上器械、原料等,一年的投资费用在30到40万元之间,每个加盟店自负盈亏。

而蜜雪冰城的收入来源于全国门店的加盟费用和材料费。换句话说,全是靠巨大体量的规模在积累,赚的都是供应链的钱。

4初步总结

中国品牌出海是必然发生的一个时代趋势。

国内市场经过10-20年高速度的竞争和发展,一些头部的品牌已经初步构建了规模和利润,有些甚至已经实现资本化上市,手握重金,海外市场是必然的第二增长曲线。

当过去5年内资本和镜头围绕着国内新消费品牌时,仍会有不平凡的创始人在海外闯出一条不窄的路,而且,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开拓精神的中国企业家已经走在了出海的大路上。

可以确定的是,在东南亚这块热土上,特别是目前尚未诞生巨头品牌之时,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们早就已经摩拳擦掌地打算向着它进发了。

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投资和战略方面助力这些新出海时代的勇士们。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品牌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品牌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投诉删除  |  发布规则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友情提醒:本网站及内容涉及项目仅供参考,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咨问,多考察,以降况风险。部分企业可能不开放加盟、投资、开单、费用、流程等信息,详情请咨询该企业,以企业确认为准,您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是否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内容声明:本网站为第三方信息发布平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本网站的招商加盟项目、产品、服务等信息内容由会员,用户作为第三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会员,用户或者经营者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站或者按照本网站的投诉途径联系删除。 本网站信息由会员自主添加,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及时联系删除处理。

代理加盟网友情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